第五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在3月25日落下帷幕
日期:2017-04-14 / 人氣: / 來源:
又是一年港島之春。在剛剛過去的3月,香港街頭充滿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收藏家、媒體以及藝術愛好者。
第五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在3月25日落下帷幕。與此同時,香港Art Central藝博會也于3月21至25日回歸中環新海濱。相比香港巴塞爾,這個更為年輕的藝術博覽會云集了一百多間國際畫廊,當中多達75%來自亞太區域,囊括傳統水墨、攝影、新媒體及街頭藝術等各種藝術形式。
巴塞爾把聚光燈伸向香港,讓這個一直以來被稱之為“文化沙漠”的城市在藝術格局上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
國際畫廊加碼
多份藝術市場報告表明,藝博會在全球藝術市場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就香港而言,藝術品零稅收、政府對藝術的重視,以及越來越蓬勃的藝博會生態不僅促成了龐大的藝術品交易,也促使香港的藝術環境快速發展。
巴塞爾總監馬克·斯皮革勒表示:“2008年,展會設計區僅有20000不到的訪客量,而去年已經上升到70000人次。香港巴塞爾的門票在預展之前早已銷售一空。”
如此強大的號召力自然引來了更多對亞洲市場感興趣的國際畫廊,據Artnet報道,今年初剛剛擴張至首爾的佩斯畫廊,近期宣布將在香港開設一個全新的空間,這將是該畫廊在香港設置的第二個站點。空間將于年底開幕,新址位于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的H Queen's大廈。H Queen's由香港思聯建筑的著名建筑師和收藏家林偉而專為容納藝術展覽、奢侈零售店鋪和時尚餐廳而設計,他同時也將擔綱佩斯香港新畫廊的設計工作。
談及這一全新地點時,佩斯總裁阿利·格利姆徹稱:“香港是全球藝術界的核心城市,藏家和策展團體都期盼著能在這里看到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的重要作品。”
佩斯畫廊的亞洲合伙人兼佩斯北京和佩斯香港的總裁冷林則表示:“我們希望通過畫廊這座橋梁建立起亞洲和西方當代藝術界之間更多的聯結。”
另外一家國際畫廊卓納畫廊也將于今年秋天入駐香港,并且同樣選址于H Queen's。卓納畫廊的創始人大衛·卓納此前在采訪中提及:“我們看到了亞洲藏家對西方藝術興趣的爆炸式增長,香港對于亞洲藏家和策展人來說是一個絕佳的聚集地。”他也曾表示:“歐洲和香港的緊密聯系令我著迷。英國和香港在商業上依舊有許多相似之處,而我可以好好利用這些聯系。”
“現在這里不僅擁有一流的亞洲畫廊,世界頂尖的畫廊亦在此扎根。香港的藝術格局在不斷發展,并且有更多非盈利性質的機構。”Art Central的董事總經理查爾斯·羅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南港島藝術區的上升
2016年12月,香港南港島地鐵開通,從香港金鐘直接通向港島南區,這代表著:僅需10分鐘的路程,就能從中環抵達黃竹坑——香港最重要的畫廊和藝術空間聚集區。
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環無疑是香港的藝術中心,有代表性的香港藝博會、漢雅軒以及畢打行附近的眾多頂尖畫廊。然而由于高昂的租金和空間局限,藝術格局的擴張轉移到了南港島。黃竹坑、田灣及鴨脷洲漸漸如雨后春筍般聚集了不少當代畫廊,順理成章地構成了南港島藝術區。除去相對便宜的租金因素,南區的工業大廈擁有獨特又寬敞的展覽空間,平均面積達80-140坪,更容易實現不同形態的藝術展出。
過去三年,南區趁著香港巴塞爾的這股“東風”,舉行了種類繁多的藝術公開活動,而今年也共有24個藝術空間在香港巴塞爾期間呈現各類當代展覽,包括現場音樂、舞蹈表演、各類藝術講座及導覽團,香港巴塞爾會場安排免費接駁專車前往金鐘。
“當然上海近兩年的發展也十分引人注目,有著很多有趣而且分量重的藝術展會,但我仍覺得香港作為亞洲藝術中心的地位大致是安全的。從其畫廊的數目和展會以及拍賣市場的力量來看是驚人的。藝術家會覺得香港是個值得長期駐留的地方,而對我們來說更是如此,香港藝博會一直很信任香港。”查爾斯·羅斯自信地表示。
作者:admin
推薦內容 Recommended
相關內容 Related
- 參加展會后怎樣分類跟進不同的客人03-06
- 如何便捷地找到行業內最合適的展會?12-17
- 北京禮品家居展年度禮品新品發布首選平臺12-10
- XTAR愛克斯達新品PB2S亮相北京BIRTV2019展12-02
- 2019中國國際金融展:CVTE全面賦能傳統銀行網點智慧化轉型11-18
- 中國5G商用進程:華為精彩亮相2019通信展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