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非遺亮相長三角城市非遺傳統技藝南通展
日期:2016-05-31 / 人氣: / 來源:
我市“非遺”亮相“長三角城市非遺傳統技藝南通展”
讓“非遺”在保護中傳承
圖為傳統歌舞《蓮湘》展演現場。
28日,我市“非遺”文化亮相由江蘇省文化廳和南通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長三角城市非遺傳統技藝南通展”。該展覽分“江南百工”和“江海技藝”兩個展廳設計,參展項目有長三角城市的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歌舞等種類的“非遺”代表項目120項,其中我市香袋制作技藝、風箏制作技藝、林梓潮糕、絲毯織造技藝、盆景造型技藝等11個項目參加此次展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江海技藝”展廳內,具有獨特造型技藝的如皋盆景吸引了不少游人駐足觀賞,他們或詢問盆景的制造過程,或觀察不同盆景的不同造型,或在盆景前拍照留念。據了解,如皋盆景作為我市惟一一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始于北宋,發展于明清,成熟于20世紀末。它是以本土所生小葉羅漢松為最佳材料,經過上盆、蟠扎、排片等工序,再經過長時間的“技壓”和“養護”,形成"S"狀的造型藝術品。如皋盆景俗稱“兩彎半”,主桿造型成"S"狀,左邊三片,右邊三片,背面三片,互生有致,其造型特點主要表現在巧“拙根”、蟠“骨架”和繡“云片”。迄今為止,如皋盆景已有600多個代表作在國內外榮獲大獎。
當天下午,在舞臺展演類項目中,我市省級“非遺”項目《蓮湘》作為第6個節目精彩亮相。《蓮湘》起源于清代,歷史悠久,因為具有很濃的鄉土氣息,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愛,漸漸成了民間廣為流傳的舞蹈。鮮亮的服裝、整齊的動作,舞臺上,阿姨們動作輕快明朗,交步、起步、轉棒、敲肩、敲地,小小的蓮湘,在她們的手中變幻無窮,贏得了臺下陣陣掌聲。
千年古城如皋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自2006年始,我市便通過細致的普查和發掘,搶救和保護了一項項散落在民間瀕臨消亡的“非遺”項目,且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市“非遺”保護工作走出了一條“發掘、傳承、保護、利用”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如今,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廣泛開展和深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從一個陌生的專業術語變成家喻戶曉的流行詞匯,全市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認知度、關注度和參與度也在不斷提高。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省級“非遺”項目10項、南通市級“非遺”項目22項。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信息資源,也是歷史的真實見證。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我市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的經濟、文化全面協調發展也有著重大意義。”市文化館“非遺”辦公室工作人員秦建國表示,今后我市還將廣泛宣傳“非遺”保護的重要性,增強市民的保護意識,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弘揚。
作者:admin
推薦內容 Recommended
相關內容 Related
- 參加展會后怎樣分類跟進不同的客人03-06
- 如何便捷地找到行業內最合適的展會?12-17
- 北京禮品家居展年度禮品新品發布首選平臺12-10
- XTAR愛克斯達新品PB2S亮相北京BIRTV2019展12-02
- 2019中國國際金融展:CVTE全面賦能傳統銀行網點智慧化轉型11-18
- 中國5G商用進程:華為精彩亮相2019通信展10-31